國家級藏文古籍修復基地和技藝傳習中心(云南)近日在云南省圖書館(云南省古籍保護中心)掛牌成立,將探索以師帶徒、集中培訓的方式,培養一批技藝精湛的藏文古籍修復人才,同時進一步摸清藏文古籍家底,搶救修復破損藏文古籍。
17日拉薩市圖書館透露,為迎接拉薩市圖書館開館,南京圖書館向該館現場移交了珍貴清代古籍《西藏見聞錄》二卷,作為江蘇援藏首批古籍復本入藏拉薩市圖書館。
青海省格爾木市女作家唐明的長篇小說《河源清澈》,是“我的國家公園叢書”中的一本。
“‘樊錦詩星’命名 樊錦詩基金設立暨樊錦詩從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談會”10日在敦煌研究院舉行,會議公布了國際編號為381323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樊錦詩星”。
夏日午后的休憩時間,走進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一處“藏”在商業體中的五峰書院文景書房,捧讀一本名著,在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暢游,感受文化的“清涼”,成為這里很多市民一天中的輕松時光。
構建藏傳佛教中國化學術話語體系研討會暨《寺院與社區:藏傳佛教中國化視野》新書發布會3日在拉薩舉行。
“感謝你們為這個世界構筑一個詩歌的家園,一個可以將所有人的聲音和經歷帶入其中的地方?!?023年青海湖詩歌節“金藏羚羊詩歌獎”獲得者——澳大利亞詩人馬克·特雷尼克手捧藏羚羊造型的獎杯致辭感謝。
在我看來,花城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石鐘山長篇小說新作《我的喜馬拉雅》便可作為透視他在長篇小說寫作道路上尋求自我突破與新變的一個樣本。
2023年6月,《故宮文物南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為“紙上的故宮”作品系列又添新篇章。6月15日,這本書在北京舉行新書發布會,多位資深文學評論家出席發布會并集中展開研討。
無論實際行跡還是心路歷程,蘇東坡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漂泊者。他青年時代離開家鄉進京應試并出仕,后因母喪與父喪兩次返蜀。那條“難于上青天”的蜀道,東坡走過三次。
多年來,作家阿來用腳和筆丈量世界,認知內心。他攀行在雪山之間,仰望蒼穹,俯身凝視花草生靈……阿來曾說,行走與寫作是他的宿命。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64項文獻遺產列入其《世界記憶名錄》,其中包括中國組織申報的藏醫藥學巨著《四部醫典》。
可惜了,可惜了,《行走的光芒:記基層好干部羅從兵》里的主人公羅從兵,尚未進入不惑之年,一個在精力上最為旺盛、事業上最能發光發熱的年齡段,無情的疾病奪走了他39歲的生命。
邊關對孩子們來說是遙遠而陌生的秘境,是無法想象又心往神馳的圣地?!堆┚€上的邊關》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講述了一個真實的邊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