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協獲悉,西藏首個中國農技協科技小院獲批成立。
13日上午,以“創新創業創投助力西藏生態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科創中國”西藏生態產業創新論壇在拉薩開幕。
中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運行一年來減碳量約30萬噸,實現數據中心“碳中和”,實現真正“零碳”排放,成為中國首個零碳數據中心。
過去100年,全球升溫導致多數高海拔森林向更高海拔爬升,這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何證據?
青藏高原的氣候之變影響深遠,是我國乃至全球氣候系統的“穩定器”,我們期待科學家們,為破解青藏高原的氣候密碼,為守護好青藏高原提供更有力的科學保障。
7月6日清晨,位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的遠程會診保障室突然接到西藏那曲的緊急會診請求:“一名戰士晨起時呼之不應,血壓測不出,脈氧飽和度不到40%,請求專家會診支援!”
記者從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了解到,他們利用雷達剖面測量方法測得珠峰頂部最新積雪厚度為9.5±1.2米。
“怎么提高茶樹苗存活率?”“這個品種的茶樹抗旱性好不好?”日前,在西藏昌都新區C壩區農業科技園地頭,一場由福建省科技發展研究中心援藏干部李小穩帶來的高原生態茶種植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培訓正在舉行。
位于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卓木拉日峰腳下的帕里邊境派出所,擔負著65公里邊境線、580平方公里邊境管理區的邊境管控和轄區綜治任務。
該工程于2019年開工,總投資27.1億元,以灌溉、供水、改善保護區生態環境為主,兼顧發電。水庫總庫容11340萬立方米,供水人口3萬多人,灌溉供水量6276萬立方米。
為加強基層科技服務力量,近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科技局組織科技特派團在卡若區通夏村開展科技服務宣講活動。
日前,作為西藏首個落地的青稞白酒重點研發項目,西藏高原青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昌都市察雅縣吉塘鎮舉行開工儀式。
西藏自治區農科院著力解決農牧業生產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的瓶頸、農牧民群眾的迫切需求,確定“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27項,推動主題教育與民生實事互融共進。
記者6月26日獲悉,《西藏不同生態地理區域適生草品種及栽培管理技術手冊》(以下簡稱《手冊》)于近日發布,《手冊》展示了近年來西藏草業領域取得的科技成果。